昆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岁月感受历史遗风,昆明的这两所大学非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诊疗康复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6185379.html

昆明华灯璀璨发展迅速,而在这繁华风流的背后却有两所大学的身影让人无法忘记。

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他们如同两个强大的巨人,在那些烽火连天的岁月里支撑着云南教育的发展,也为后世学术研究留下卓越的贡献。

云南大学

云南师范大学

那古朴典雅的校园,每一寸土地,每一颗沙石都在诉说着这百年来的沧桑故事。

云南大学

YunnanUniversity

鸟飞至公林

人在东陆院

抚思小红楼

感慨百年兴

从曾经的贡院,到东陆大学,再到云南大学,经历了几百年的时光。这里充满了历史文化沉淀的气息,甚至于空气中漂浮的尘埃都带着浓烈的文化味。

钟灵毓秀书声琅琅

云大“地处拱辰门(云南府城北门)之右,背负城墙,南临翠海,居高临下,势若踞虎”,是难得的钟灵毓秀之地。

园中一直有八景、十景之说,从东陆园到凤起腾蛟,从龙门道到会泽院,每一处都洋溢着学术的气息。

九十五级台阶,“九五之尊”的寓意,亦是攀登科学高峰的象征。

张邦翰设计的会泽院,从结构至功能再到外形都是那么的令人赞叹。

即使遭受过日*飞机的两次轰炸仍巍然屹立,早已成为云大的标志。

至公堂,贡院的主体建筑,它的经历足可以成就一部传世史书,它的存在也是历史兴衰的见证。

永历帝曾以此为行宫,林则徐在这里做过考官,闻一多在此发表过《最后一次演讲》,这里是云大精神的象征地。

映秋院,中国著名的建筑大师梁思成和林徽因设计的女生宿舍。

这里的一砖一石都凝聚着大师的智慧和那个时代的艰辛。

秋风起兮,云飞扬

历史的风不仅扬起云大那坚硬挺拔的建筑,同样也扬起了那一季一*的银杏、高大别致的梧桐和那葱葱郁郁的竹林。

云大校园中那一棵百年梧桐树,高大挺拔,沧桑朴素。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云大不仅育得大树,百年来也培养了数以万计的莘莘学子。

悠长而静谧的银杏道,树下是学子们刻苦学习的身影;婆娑的树林,飒飒的风中伴着琅琅的书声让人心生感慨。

云大在近百年的时光里哺育了万千学子,用“会泽百家,至公天下”之名,以身作则,成为榜样。

云南师范大学

YunnanNormalUniversity

南渡星辰

教育荣光

木铎金声

弦歌继响

若说云南师范大学,你也许会有些陌生,倘若换成西南联合大学,你是否便会豁然开朗,记起这所中国史上存在时间最短却有着巨大影响力的学校。

万里长征

辞却了五朝宫阙

年卢沟桥事变后,京津相继沦陷。为了文化科学与人才的传承,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千余名师生,于昆明联合建校。

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中,他们用薪火相传的力量教书育人,书写了中华历史上一页动人的传奇。

八年乡音

一朝还京终当雪

抗战胜利后,年5月4日三校回迁,为感谢三迤父老留下了当时的师范学院,成为了如今的云南师范大学。

白云苍狗的变化将历史留下的痕迹淡去,却始终无法磨灭它留在人们心中的记忆。

在曾经西南联大的旧址上,建立了西南联大博物馆,纪念着那些在战火中坚持为教育挥洒热血的青春,提醒我们那些不能忘记的历史。

石为壁

血为墨,书写青春

校门内,西南联大三位校长的半身雕像,肃穆庄严。

北京大学校长蒋梦麟、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和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铜塑的半身像仍然能够感受他们的风采。

而在那还原的教室里,似乎还能感受到在战火连天岁月里,学子们孜孜不倦的学习和师长们谆谆的教诲。

旧址中有一块刻着西南联大教授名录的石碑。记录着8年里在西南联大执教过的教授,大师云集,耀眼夺目。

而在石碑的后面是铜塑的人像,谈笑风生的师长和学生。

虽然他们的身影在岁月的光华里凝成了雕像,但他们为学术和中国奋斗的精神却永远流传了下来。

旧址中的“三绝碑”用坚硬的石料镌刻记述着西南联大的创建历史和校风校典。

风雨的洗礼,让这块记录历史的石碑饱经沧桑,却仍然拥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正如冯友兰先生说:“西南联合大学之终始,岂非一代之盛事,旷百世而难遇者哉。今天,联大精神仍应弘扬光大之!”。

感受历史遗风,感悟今朝风华,美好的生活是因为岁月中前人的负重前行。

昆明的文化,不仅是有满城的花和那耀眼的风景,还有那些被埋藏的历史。

它沉甸甸的硕果令人赞叹,同时也给人以强大的力量让我们更加坚定的前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