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通车后临沧到昆明仅需3小时这条创世界纪 [复制链接]

1#

重大的好消息

中缅国际通道大(理)临(沧)铁路

取得重要进展

该条铁路建成通车后

昆明至临沧仅需3小时左右

临沧也将结束没有铁路的历史

9月24日上午,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完成,中缅国际通道大(理)临(沧)铁路澜沧江双线大桥顺利合龙,为后续铺轨等施工作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标志着大临铁路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澜沧江大桥是目前世界上在建的,高地震烈度区最大跨度铁路双线连续刚构桥,大桥合龙标志着我国桥梁建设迈上新的水平,也为国内外在高地震烈度区、复杂地质条件下建设同类桥梁提供了宝贵经验。

澜沧江双线大桥位于云南省大理州南涧县,全长.6米,从“V”字型深切峡谷飞跨东南亚第一长河——湄公河上游,也就是我国境内河流澜沧江,该地区地震烈度等级达到8度,属于高地震烈度区,地震对建筑物破坏程度大,这对施工质量提出了很高要求,给大桥的建设增加了难度。

(图片来源于科技日报)

大桥主跨米,墩高76米,是目前世界上高地震烈度区跨度最大的铁路双线连续刚构,也是大临铁路全线跨度最大、墩身最高、唯一一座飞跨澜沧江的铁路大桥。

(图片来源于科技日报)

自年10月开工建设以来,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组织设计、施工、科研等多家单位开展技术攻关,先后攻克了高地震烈度影响、瞬时大风威胁、多工艺叠加施工、特殊地质地貌、高空作业、线形控制等6大施工难题,成功实现了大桥合龙。

挑战高地震烈度影响地震烈度是地震对地表及工程建筑物影响的强弱程度,我国将地震烈度划分为12度,7度以上即为破坏性地震,而大临铁路所处地区烈度等级达到8度。施工过程中,中铁十二局集团根据地质条件,“定制化”的选配设备、改造器械、优化施工工艺,大大提高了桥梁桩基的质量,从“根源”上确保了大桥的抗震性能。(图片来源于科技日报)同时,在连续刚构施工过程中,项目技术团队运用BIM技术对桥跨结构所发生的几何变形进行了预先矫正,使其达到了设计的理想状态,从而保证大桥的建设质量。挑战瞬时大风威胁大桥位于澜沧江峡谷地带,属于瞬时大风易发地区,瞬时风力在9级以上,风速可突破每秒22米,对高空作业人员及机械设备具有极大威胁。现场科学规划,建立了风速监测点,全天候全过程监测峡谷风力,同时对高墩液压爬模工艺进行优化,确定了单次浇筑作业最优的高度、配比、方式等参数,实现了高墩施工“短、平、快”的预期目标。(图片来源于科技日报)挑战多工艺叠加施工大桥整体共有个节段,其体系、荷载不断变化,对桥梁关键截面的应力状态控制提出挑战。中铁十二局集团先后采用托架法、悬臂浇筑法、吊架法、组合法等多种工法组织施工,技术人员在对力学行为变化、应力分布规律等深入分析的同时,加强了桥墩、梁部等关键位置的监控监测,最大程度地减少了结构内力与设计目标值的偏差,确保了各结构与成桥整体的稳定性与安全性。经现场测量,合龙段误差仅为4毫米,施工精度控制水平领先同类型桥梁工程。(图片来源于科技日报)挑战特殊地质地貌受横断山区特殊地质地貌的影响,大桥建设所需的设备、材料等物资均要通过狭窄、蜿蜒的盘山便道运送至现场,为了修建米的桥梁,施工单位历时半年修筑30多公里的盘山便道,这些弯弯曲曲、依山而建的施工便道,被称为横断山区的“毛细血管”。据当地*府规划,待铁路建成后,这些便道将永久保留,改建成乡村公路,为改善交通环境,助力当地发展源源不断地注入新鲜血液。

大临铁路全长公里,是中缅国际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线路起自既有昆明至大理铁路大理站,跨越澜沧江、穿越无量山脉后到达临沧市,设计时速公里。

建成通车后,昆明至临沧仅需3小时左右,临沧也将结束没有铁路的历史,这对改善滇中、滇西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助推我国与周边国家互联互通起到积极作用。

回家是不是就变得更方便快捷了

让我们对祖国

和前线的工人们鼓掌喝彩!

右下角为大临铁路建设者点

良心推荐

各位临沧小伙伴,高质量抽纸49元16包,新人福利,每人限购一箱,购买后成为会员,所有产品享八折,你的会员购买你还有提成哟!

长按识别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