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习作之窗如何让生活充满诗意昆一中西山 [复制链接]

1#
北京去哪家医院看白癜风比较好 http://pf.39.net/bdfyy/tslf/

昆明市第一中学西山学校

诗意生活

高一年级佳作展示

很多人常说,生活在别处,因为他们只看到彼处的诗意却看不到此处的华章。其实如果一个人拥有懂得生活的浪漫情怀,也是可以很好的体验到各种诗意的生活的。


  走向田野,看蝶舞花飞,你会发现自然是一幅充满诗意的画卷;停下脚步,听虫吟鸟鸣,你会发觉生活像一首流淌诗意的乐曲;独坐书房,与书晤对,你会感受到阅读如一趟诗意的文字旅行;手捧香茗,细细品尝,你会咀嚼出岁月有一缕诗意的苦涩清香……

诗意的生活

高一(4)班马悦然

生活是一首动人的诗,几句平仄,温暖春秋冬夏。而这首诗,需要每个人自己执笔书写。

充满诗意的生活,应有诗书相伴,墨香氤氲。

就如李清照所写的“枕上诗书闲处好”,闲时便找来一些书看看,走进书的世界中体味诗意。翻开《唐诗三百首》,感受字里行间存留的历史的温度,理会不同诗人的才情和壮志。翻开《边城》,聆听着一段段优美的文字诉说着浓厚的故土乡情。翻开《鲁滨逊漂流记》,发现别样而有趣的荒岛生活,体味平凡人的智慧与勇气。腹有诗书气自华,饱读诗书,饱含诗意的生活。书看得多了,生活也会增添几分诗意。

充满诗意的生活,需要拥抱大自然,寻找和感悟自然的诗意。

许多人都向往陶渊明种豆莳花,悠然自得的田园生活。虽然无法像他一样归隐田园,但我们可以多去外面走走,亲近大自然。城市的生活节奏太快,走入自然,体验“慢生活”。你会发现,自然万物都是充满诗意的,步入深林中,倾听着微风的耳语,沐浴阳光洒落的温暖,感受树木葱茏、百花盛放的美好景象。步入田野中,看着一株株整齐的庄稼挨挨挤挤的生长着,农家人不辞辛苦的忙碌着。蝴蝶翩跹,孩子们在田野间奔跑嬉笑,一派生机勃勃,和谐动人之景。此时此刻,整个人都彻底放松下来。心中有种难以言表的享受和愉悦。自然的诗意是纯粹的,让人身处美好之中。就像汪曾棋所说的。“草木有情,万物皆景”。我想,这就是自然中的诗意

充满诗意的生活,当然少不了乐观向上的积极心态。

生活并不是非黑即白,而是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每个人都有不顺心的时候,如果遇到困难和挫折就一蹶不振,那么你就永远发现不了生活的诗意。就像作为一名学生,总是为考试成绩不佳而苦恼。不妨换个角度一想,一场考试在你的人生经历中根本不值一提。不要沉浸在错误中,要学会自我总结和反省,下识一定不会犯同样的错。把成绩、排名等恼人的一切不要看得太重,它们会随着时间在记忆中淡化。多把目光放在生活中的美好上,永远开心的,有准备的迎接下一天的到来。就如绿山墙的安妮》中所说:“明天始终崭新,无错可言。”以良好的心态对待每一天,才能让生活充满诗意。

充满诗意的生活,需要细细体会。

闲看庭前花开花落,静观山前云卷云舒。一切的一切,都是充满诗意的。早晨爷爷的棋局,中午可口的饭菜,晚上妈妈的一声晚安……这些生活中的细碎点滴,正是浸润生活的最浓郁的诗意。从现在开始,用心体会生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让生活充满诗意。生活的彼岸,诗意的花开得正浓,我们一起去看陌上花开。

常低头看看

高一(6)班林嘉颖

总是仰首遥望浩渺的星空,看雄鹰展翅,不妨低头发现平凡处的诗意。

生活在别处。人们总说;为什么总有人活得自由精彩呢?我无数次反问自己,是物质的富足还是精神的充盈?低头看看,你会从生活的平凡之处找到答案。

暖阳东升,微风正好,早起的读书人不再手忙脚乱担心迟到。阵阵茶香乘风飘进你的鼻腔,浸润心脾,是保安爷爷在烧茶,以往刺耳的气鸣声在这只破旧的铁壶中也显现出几分可爱。水珠滚滚从壶壁冒出,顺势被一旁的小野花拖住,完美的滚进了花蕊中。“小妞,今天起的挺早哩!”爷爷打趣道。我不好意思的点点头,脑海里一帧帧播放着每天早晨撞开铁门冲向学校的狼狈模样。爷爷递给我一杯热茶,轻抿一口,冷空气仿佛也变得清醇香甜。虽不似龙井淡雅,没有高贵的身段,但这杯热茶却开启了我一天的愉悦,让我在平凡处找到了诗意。

漫步在小巷中,一阵花香吸引了我,——那种挥之不去,触人心弦的香味。一个小姑娘在巷子尽头吆喝着,我走向前去,是栀子花,小姑娘挑了一串洁白的栀子花手链小心为我戴上,喃喃道“今世卖花,来世漂亮”。花香包裹着我,可我却从未发现过这个卖花的小姑娘。“你在这里卖花多久了?”我问道。“很久了,姐姐你平时来去匆忙,很少留意到我。”我惊讶地回想着,在这繁忙的生活节奏中,在这三点一线的作息中,我错过了多少人间的美好,忽视了多少平凡处的诗意,小姑娘继续吆喝着,我呆站在原地,出神的盯着手上的栀子花“谢谢你,让我在平凡处找到了诗意”。

来到热闹的街道,有刚赶集回来的,有晨练的,有张罗着卖东西的……放慢脚步,一切对我来说都是如此新鲜。照例来到一家包子铺前,店主胖阿姨已经忙得汗流浃背,围裙上的太阳花在阳光下照得更加灿烂。我仔细观察着她的一举一动:打开蒸笼,利索地夹出包子,放进袋子,盖上蒸笼。动作行云流水,蒸汽弥漫间,胖阿姨仿佛成为自带“仙气”的胖仙子。人来人往中,我发现阿姨最像“仙子”的事——每次都会多送学生一个小馒头!还没来得及确认,阿姨便把取出的包子塞在我手中,还仿佛提醒着:“小心烫!”低头,果然多出了一个小馒头。阿姨从来不大肆宣扬过自己的善行,若不是今天有心,以往狼吞虎咽的我怎会在意这个馒头?

不要争论生活的不公,在一个和煦的清晨,不妨低头看看生活中平凡之处的诗意。

诗意,不在远方

高一(10)班朱梓冉

诗意校园

我自寺中去,即从诗中归。诗意并不局限于优美精巧的文字,它离我很近,仅有一座山的高度。

西山的环山公路旁有不少紫蓝、玫红的牵牛花,翠绿的青苔上还留有晶莹的露珠,在暖阳的照耀中闪烁着。走着走着,便来到一处避世之地。深红的院墙年岁不小了,又整日受风霜雨雪的侵蚀而日渐斑驳,甚至有几处不起眼的地方已经红漆脱落,颇有风烛残年的意味。我的目光顺着数十级青石长阶而去,硕大的匾额上落了“华亭寺”三个行云流水的金漆大字,似有千钧之重,深深嵌入我眼底,仅是远观便能感到磅礴的气势。

入内,四四方方的池子被数只石狮子威武地拱卫着,却不见荷花亭亭玉立的倩影。若盛夏时分,成片荷花含苞待放,娇艳欲滴,也算当得起“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盛景了。如今正值中秋,旧岁清荷早已从湖心跌落,湖面上唯于几片干枯的荷叶簇拥着三两枝欲谢未谢的残荷,在萧瑟的秋风中摇摇欲坠。此景虽凄凉,但不失诗意,否则怎会有“清潭碧波锁琳琅,漪散荷谢木槿收香”一句呢?

众人皆道:“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无论何时,它都将根深扎于黝黑的淤泥里,不染一丝污垢,被清水洗涤又不显妖艳。它是凌波仙子,静立湖上,恬静温婉,也曾盛极一时揽芳华,而今不过蕊寒零落,也不缺丝毫诗意。池中有金鱼,“鱼戏莲叶间”,它们摇动着灵活的尾巴,露出脑袋吐个泡泡又隐于潭中。残荷依旧,水波澜澜,此景饱含诗情画意。

这时,沉重的钟声响彻耳畔,闻之令人心神一振。我的眼前仿佛看到:两个身披麻衣的小沙弥一前一后地撞击着花纹繁复的古钟。金碧辉煌的大殿内香火袅袅,一位僧侣跪坐蒲团之上,双目微闭,在金漆佛像前伴着一缕烛光敲击着木鱼,他的口中喃喃念着晦涩的梵文。一切都在这样的诗意里慢下来,连匆忙的时间似乎也放慢了脚步,我的心里一片平和。

诗意何在?

古寺中。莲池幽水,古佛青灯。

万物荣枯是诗,普度众生也是诗。重要的是,诗意不在远方,而在远山里,生活里,人们心里。

漫寻诗意

高一(1)班吕思雨

诗集太厚,装下了中外多少诗歌华章;诗集又太薄,装不下一位诗人一生的爱恨情愁。但其中一切诗意,都似星光点点散落人间,我们生生漫寻,只为手捧星光,点亮单调木讷的生活。

诗意须看,看的不是墨印排字的本本诗书,而是窗外的莺飞草长,燕舞鸟眠。有时脚步延绵在钢筋水泥大楼林立的城市中,诗意何在?而抬头,也许便见云青青兮欲雨,压抑的沉闷心情也会随烟云飞入青霄。坐在桌椅整齐的教室,在一天学习的劳累中,诗意何在?那也许从未注意,桌沿漆皮掉落的裸露处,斑驳的木纹,也许这块木,也曾见过莺歌鸟鸣麦草纷纷涨,又或静立在童子身后,见他师父隐在云深不知处?

看吧,用慧眼寻诗意。

诗意须听,听的不是诗人乱语的“吟待作乐”,而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与“枫叶荻花秋瑟瑟”。领会语文书上多少令人神往的风景,其实不必置身其中,只须在闲暇归家之余,听听“落霞与孤鹜齐飞”的翅拍羽振,在家时,也许不知何处又传来的器乐,有如跨越千年的“谁家玉笛暗飞声”;或是晨起站立阳台,远观教室,隐隐传来的“风声雨声读书声”。

听吧,用明耳寻诗意。

诗意须触,触的不是生活中的尖牙利刺,而是生活的柔软与细嫩。拈起一本书,指尖轻抚过了书页,书页轻轻翻过,“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是否被你所触到的细滑柔软所吸引,被这书吸引而抚的书?在你轻触到溪泉流水,指尖滑过的清凉,也许激起回忆中“泉香而酒洌”的词句,大概能忆起了,忆起太守品泉香酒的愉悦。

触吧,用双手寻诗意。

或看,或听,或触,寻找诗意,都是由心而发。看见了古人所看见的,听见了古人所听见的,触摸了古人所触摸的,诗意并未迸发,而是看,听,触,激发心灵,想到了古人所想的。因而,诗意由心而生,因心而起,若是心中没有一种对诗意的向往与追求,而仅埋没投入在单调的生活里,那么,诗意从不会降临,生活从不会被点亮。

拥有一对善于看见生活中的诗意的眼,一副善于听见生活中的诗意的耳,一双善于触摸生活中的的诗意的手,最重要的,怀揣一颗怀有诗意的心,漫寻诗意,手捧星光,点亮生活,灰白的世界总会填满绿肥红瘦,秋花冬雪,总会充满诗意,单调的生活总会被诗意点亮,引人追寻美好,追寻诗意。

生活这本诗集不薄不厚,刚好能装下我们漫寻回的诗意。

让生活充满诗意

高一(3)班杨荟琳

现在的人们都生活在信息网络时代,每天过着繁忙的生活,单调乏味,那么,如何让生活变得丰富起来,充满诗意呢?

人生就像一张白纸,只有你精心创作,用心布置规划,它才会变得有价值。

每天的生活从一杯茶开始,清晨时光不可浪费,“一日之计在于晨”,我们要好好把握早上的时光。一缕淡淡的幽香萦绕着你,诗意生活也将从此刻开始。生活在这样一个忙碌的社会中,人们几乎从早忙到晚,也基本上没有空闲时间来享受生活中的乐趣,那么为何不品一杯茶,感受一下充满诗意的生活呢?茶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当你在品茶中,你也许会感受到悠闲自在的快感,也许会有一种与古人相对而坐的闲情雅致,可能也会有沉浸在中华文化中的愉悦。

枯燥的生活需要有诗书相伴。有句名言说得好——“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因此,在我看来,书就是人的灵*伴侣,如果没有书,那么这个人就是麻木没有灵*的,高尔基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就告诉我们要想进步那就必须要看书。书籍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陶冶我们的情操,也可以修养人的性情。书读得多和读得少的人,显然是有很大差异的。

诗书,尤其是读古诗词,可以让我们的生活充满诗意。现在有很多年轻人喜欢穿汉服,这可能是她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喜爱的表达方式,但这远远是不够的。中国古代有很多脍炙人口的经典名诗,如果有时间的话,我觉得都应该拿来读一读,背一背,这样一来不仅提高了知识量,还丰富了生活,让我们的生活充满诗意。

如果有时间,或者没时间的话也要抽出时间,去体验一下自然界的生活,离开这个喧嚣繁杂的城市,去呼吸大自然中的新鲜空气,你会发现大自然其实是一幅充满诗意的画卷。在田野中,你会体会到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意;在果园中,你会看到鸟儿在枝头歌唱,果树枝叶繁茂的诗意;在池塘边,你会看到流水清澈,鱼儿嬉戏的诗意……大自然无处不充满诗意,只是你还没来得及去发现。

生活处处皆诗意,放慢脚步去体验生活中的诗意吧,相信生活,有很多诗意在等着你去发现。

觅诗意生活

高一(2)班刘蕾

人常言:“诗意生活,如天空中璀璨的星辰大海,可遇却不可求。只得眼波微转,兀自成霜。”而于我言,觅诗意生活,如草原中星星之火,微风拂动,便可掀起燎原之火。

苏东坡曾言“学会在绚丽之中寻找平淡才是最了不起的”。对于觅诗意生活,也当这么看。诗意生活,如盐水一般,味道在,却毫无痕迹。因此,寻觅诗意,应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观察身边的点点滴滴,寻觅温暖一生的光明。

阅自然,觅诗意人生。

世间万物,无奇不有。泰山雄,岳山奇,峨眉山秀;烟雨朦胧是江南,骆铃袅袅是大漠,雄浑壮丽是江海,原驰蜡像是雪山。行走在这*爷神工的大自然里,聆听海浪拍打岩石那动人、清脆、明亮的心跳声,使你觅到“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豪情;穿行蝶舞花飞的田园中,使你觅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那物我合一的恬然自得;行走在泥泞曲折的山间小径里,使你觅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开朗;亦或是深夜仰望那轮皎洁的明月所燃起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

满载一船明月,撑一支长篙,饮酒歌唱,在静江上漂游,没有目的地,只有无尽的悠然。沿岸的景色让你着迷,无尽的大好河山使你陶醉。不必惆怅不安,只需安之若素。因为自然定会为你指明人生的方向,带你领略诗意生活。

品书香,觅诗意人生。

薛瑄《读书录》中这样写道:“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书作为古人所留下来的智慧,一字一句无不带你进行一趟诗意的旅程,领路人生的意义。

阳春三月,坐在门口的石阶上,泡一壶香茗,在丝丝缕缕的清香中轻轻地展开书页。困了或是乏了,便小憩在书洋中。恍惚中一夜飞度镜湖月,在西窗边与李商隐秉烛长谈巴山夜雨时的苦楚;或化为半抹红枫悄无声息落入天牢,看司马迁烛台下的疾书,领悟司马迁如何将痛苦为希望的蝶翼,使他名垂千史;又或是与意气风发的少年李白同抒“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锐气。与书会晤,手品茗香,在书籍中寻找到属于你的那片诗意生活。

因为诗意离得我们太近,使我们看不清自己。但值得庆幸的是,正因如此,我们才会有更多的机会去发现、挖掘它们。而诗意,也许比我们想象中还多得多。

林徽因曾言:“真正的美,无需用语言流露。心灵自会感应得到”。的确,诗意存在于我们身边的每一处,而我们也应该满怀一颗炽热的心,阅自然,品书香,不问归期,不问来路,深深地沉醉在这充满诗意的生活里。不必空想未来,只需享受当下。

文字:高一年级学生

编辑设计:齐洪

宽容·质疑·勤学·尚美昆明市第一中学西山学校-扫码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