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错失牵手马云,买下青蒿素专利,揭底汪力成 [复制链接]

1#

作者|王洪臣

来源|野马财经

随着屠呦呦、青蒿素再次刷屏,众多概念股纷纷上涨。而在资本市场的喧哗背后,布局青蒿素产业链近二十年的汪力成早已稳坐钓鱼台。

从90年代的“洗壳高手”,到跨境收购利物浦CDMA荣膺“中国第一商人”,这位错失牵手马云良机的浙商大佬,早已晋级“资本教父”之列,屡创资本运作经典案例。

无论此次屠呦呦团队的最新成果是“突破”亦或“进展”,昆药集团及其大股东华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立集团”)都是最大的赢家之一。

6月17日晚间,昆药集团发布公告称,公司在售的青蒿素类抗疟药产品年营业收入为.92万元,占公司总营业收入比例仅为0.98%,营业利润为.65万元,对公司业绩影响较小。且该新药研发是项长期工作,存在较大的研发失败的风险。

但即便如此,今天(6月18日)昆药集团依然开盘涨停,报10.55元/股,录得两连板。

先行十九年,布局青蒿素

华立集团掌舵人汪力成在十九年前的布局,终于被推到了聚光灯下。

公开信息显示,青蒿素已被国际公认为最佳抗疟疾药物,医药用途广阔。而早在年,汪力成便决定进入这一潜力巨大,当时却少人问津的领域。

汪力成进入青蒿素领域的信心来自于,中国是世界上青蒿素原料最大的来源地,80%的青蒿素原料均出自中国。其中,重庆武陵山一带的青蒿的有效成份提炼率可达千分之七,其他地方则相差明显。

当时华立集团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拿下武陵山地区的青蒿资源。他先通过旗下公司与当地政府共同组建重庆华阳自然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将上万亩青蒿种植基地承包。随后,公司又与西南农业大学共同组建重庆华立西农青蒿研究所,加强对当地特有自然资源青蒿的管理与人工种植开发及利用。

“圈地”完成后,擅长资本运作的汪力成通过收购重庆武陵山制药厂,以及国内主要青蒿素提取厂家湖南吉首制药厂,将青蒿素产量提高到国内产量的80%以上。

此外,华立集团还控股了北京科泰新技术公司。当年这家公司在青蒿素出口方面已初具规模。从年开始,其通过近10年时间已在非洲、东南亚等20多个国家获得了市场准入权,并且建立了自己的销售网络。除此之外,以青蒿素研究见长的广州健桥医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也被拉入华立集团阵营,双方共同组建了青蒿素研发机构。

年9月,华立集团动用1.亿元现金,将昆明制药(昆药集团前身)前三大股东云药集团、红塔投资和科耀投资三大股东的法人股股权收入囊中。而彼时昆明制药的主导产品之一正是青蒿素。

图片来源:贵州大学硕士论文

这项收购持续近两年时间。年,华立集团最终拿下昆明制药29%的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当时,汪力成的资本运作手段已相当成熟,该案例在当时还曾被视为企业战略性并购的经典案例进行研究。

控股昆明制药后,年的华立集团便已将国内青蒿素生产企业几乎全部拿下,完成了从资源培育到工业提炼与制药加工,再到系列新药研发,以及药品营销中心的产业链的完整整合。

年9月,昆药集团出资万元,向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购买其所持有的屠呦呦教授团队开发的青蒿素相关专利及临床批件。至此,汪力成布局经年的青蒿素产业链,成为了华立集团多元化成功发展的一面旗帜。

其实,青蒿素制造只是华立集团众多产业的一环,其背后则是低调却庞大的“华立系”。

与马云失之交臂的“华立系”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的某天,汪力成的办公室里来了一位向他推销广告的年轻人。汪力成在听他说了一个上午后,也并未“上当”。

后来,这位年轻人创立了阿里巴巴,他就是马云。在那次与未来的“马首富”错失合作机会后,汪力成在“资本教父”的道路也并未停歇。

当时,汪力成执掌下的华立集团已是全国电能表行业的龙头,初具规模。

华立集团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